来源:证券之星 发布时间:2024-05-01 07:18 阅读量:16192
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提出,要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信息技术在助力产业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相关公司进行战略转型的重要考量。
4月29日,沪市主板信息技术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在上交所举行。国网信通、电科数字(600850.SH)、移远通信(603236.SH)、恒为科技(603496..SH)亮相该场业绩说明会,详细解读公司业绩,并探讨如何通过数智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国网信通主营业务包括电力数字化服务、企业数字化服务、云网基础设施等。公司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向,并不断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网生产经营及电力能源等领域的多场景应用。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力能源作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深刻理解电力能源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形成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为此,要抢抓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等发展机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对能源生产、传输、交易和消费各环节的业务形态进行“重塑”,推动能源绿色、清洁、低碳转型。
据介绍,2024年一季度,国网信通“双碳”数字化服务、电源侧智慧能源应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市场化电力交易服务等能源创新服务方面,均已在多家电网客户及相关领域落地签单。公司表示,未来,将聚焦战略定位,持续推进战略落地,围绕主责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电科数字主要提供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数据中心智能化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公司致力于打造智能计算硬件和数智应用软件的自主数字化产品,构建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能力,提升业务价值,在重点行业数字化和高端电子装备领域核心关键应用场景形成推广,保障关键行业装备安全可控,布局智能生产力。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0.01 亿元,同比增长1.31%;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下降 4.64%。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自2019年以来与华为的合作备受市场关注,在业绩会上,公司介绍,其与华为政企、数字能源、华为云等BG形成了研产销服等一系列的合作,与数字金融、智能制造、矿山和智慧园区、政务一网通等各个行业军团也开展了深入对接。
“从未来趋势来看,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入发展,先进制造的强劲需求,城市治理和国计民生行业的加快推进,运营商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大规模投入,将拉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电科数字董事、总经理张为民称。
移远通信主营业务是从事物联网领域无线通信模组及其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服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8.61亿元,同比下滑2.59%,归母净利润9070.61万元,同比下滑85.43%;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54亿元,同比增长26.06%;归母净利润5476.60万元。
就投资者回报而言,移远通信董事长、总经理钱鹏鹤称,2019~2023年度,公司当年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均达到当年度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的30%以上。后续将结合实际经营状况和业务发展目标,充分利用分红后留存的未分配利润和自有资金,保证未来经营的稳健发展,实现业绩增长与股东回报的动态平衡,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股东价值回报机制。
据介绍,移远通信紧跟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推出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的模组产品。据钱鹏鹤称,公司在通信模组方面布局了全系列产品矩阵,包括蜂窝模组、车载前装模组、智能模组、卫星通信模组等;还规划布局了天线、ODM、软件平台服务、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等服务与解决方案。未来移远通信将不断创新,为各行业带来更优质、更智能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
恒为科技的核心业务主要包括网络可视化业务和智能系统平台业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71亿元,同比增长0.12%;净利润0.79亿元,同比增长3.36%。恒为科技董事长、总经理沈振宇表示,国家提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在新一轮技术革命背景下,确实是正当其时、高屋建瓴。恒为科技结合自身业务的破题方式,是围绕“算力+数据”两个新质要素来制定下一步发展战略。
据他介绍,过去三年,恒为科技平均研发投入规模达到收入的19%,这是公司保持高强度技术创新的决心。在构建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公司将继续维持技术创新投入。同时,在人才培养和内部管理方面下功夫,建立更完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培育和引进一批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具备相应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沈振宇还表示,数字经济的供应侧,除了特殊高端的,其他不缺,需求侧的潜在需求也非常巨大,难的是匹配和粘合,所以国家提出的,无论供应侧基础设施适度超前也好,AI+行业场景的战略也罢,都是针对这个难题给出了指导性的发展思路,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