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盖世汽车 发布时间:2025-11-07 18:59 阅读量:16176
10月6日,全新坦克400上市打破了传统新车上市发布会的模式。在一个小时的发布会中,三位博主同时也是全新坦克400的车主成为舞台主角,结合自身的用车经验讲解产品体验,而作为品牌总经理的谷玉坤只在开场和最终发布价格等环节短暂出现。
全新坦克400身份标签也变了,不再简单定义为“某一款越野车”,而是“潮酷装备”。
“坦克营销模式变了”,是当时在场业内人士的共有认知。在随后与盖世汽车等媒体的沟通环节里,坦克品牌的解释是:营销表达方式的迭代,是由于“产品与用户的关系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产品+营销”同步破圈
坦克营销变化的核心,在于产品本身正在实现“破圈”。坦克品牌正在从过去专注硬派越野的定位,向更广阔的“可城可野”使用场景拓展。
如果品牌只维持传统越野文化表达方式,产品认知就会被限制在硬派越野这个小众市场,而坦克如今想“开进”城市。毕竟,中国这个市场真正的“增量”,其实在城市通勤与轻户外之间的那条中间地带。
正如坦克品牌高级总监吴昊所言,坦克品牌“正在从纯粹的硬派越野,向更广阔的城市化、年轻化圈层拓展”。坦克400正是为年轻群体量身打造的出行“装备”,这一概念的转变,不仅是沟通语言的变化,更是用户角色的重新定义——产品不再是目的本身,而是帮助用户探索世界、实现生活方式的工具。
至于为何采用“装备”这一概念。吴昊解释称,用“装备”的语言,是为了和年轻人沟通。在他看来,这一代年轻人理解世界的方式不是“数据性能公式逻辑”,而是“我用这个装备去完成什么事情”。换句话说,装备语言不是“营销包装”,而是价值转译:越野能力要转译成“真实生活价值”。
受众群体的变化直接驱动了营销策略的革新。当目标用户从专业的越野爱好者扩展至以城市通勤为主、兼顾周末户外体验的年轻消费者时,沟通方式必然需要调整。
这部分年轻群体虽然热爱自驾探索,但日常生活仍以工作通勤为主。因此,他们需要的是一台能够平衡多种场景的车辆。坦克400提供的Hi4混动技术,以较低的油耗应对日常通勤,同时通过智能化配置提升城市驾驶体验,可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多元用车需求。
全新坦克400 WLTC工况下纯电续航最高可达200公里,配合163kW高压快充,30-80%快充时间仅需16分钟,充电速度提升了30%,百公里油耗也才8L左右。Hi4-T版本系统综合功率达310kW,零百加速为6.8秒,配备三把差速锁,强化了极端路况下的脱困能力。
坦克品牌技术副总经理马海利还强调,坦克品牌提供了“汽油、柴油、Hi4-T和Hi4-Z四种动力布局”,这种动力矩阵的丰富性,能够精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场景的用户需求。
基于产品受众定位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营销模式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共鸣营造。吴昊认为,“单纯罗列产品参数的传统模式,远不如展示‘产品能为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来得有效”。因此,坦克400上市发布会邀请了来自不同圈层的用户,通过真实的用车故事,将产品功能融入具体场景。
由此可见,基于产品受众定位的变化,坦克想要进入城市用车场景,进而改变了营销模式,构建了“潮酷装备”的概念,以更贴合年轻消费群体的购车理念。
中国“越野新势力”崛起
在塑造品牌概念方面,长城汽车极为擅长。坦克提出了“越野新势力”这一观点。这是因为,以坦克为代表的中国越野品牌或车型,通过新能源技术与智能科技的赋能,重塑了硬派越野车的产品内涵与市场边界。
过去,以路虎卫士、奔驰G级和丰田普拉多为代表的传统越野车,虽然凭借机械素质赢得了专业口碑,但高昂的油耗、相对不足的舒适性以及有限的智能化配置,使其难以融入大众日常使用场景。
在被盖世汽车问及越野新势力的“新”如何体现时,吴昊表示,主要体现在油耗变化、配置丰富性、智能化进阶、“可城可野”等层面。
新能源技术带来的结构性变化,让越野车能够扩展用车场景。比如,坦克品牌通过Hi4-T和Hi4-Z等混动技术的应用,在保留强悍越野能力的同时,解决了“高油耗”这一最大痛点。同时,高达200公里的纯电续航也能满足日常通勤需求。
在此基础上,中国自主越野车大幅提升了智能化水平与舒适性。比如,全新坦克400搭载的第三代Coffee Pilot Ultra辅助驾驶系统、5.4L智能冷暖冰箱、后排娱乐屏等配置,让硬派越野车在智能化与舒适性上达到了城市SUV的水平,同时差速锁、电控四驱等配置,又让其保留了越野的驾驶性能。
还有就是越野车价格带的重新分布。外资硬派越野车通常以进口为主,价格动辄大几十万甚至百万。而中国自主品牌将越野车的价格下探至了20万元甚至更低区间。比如,全新坦克400的售价仅24.98万元起,捷途旅行者价格不到15万元。
通过混动技术平衡越野场景的动力需求与城市通勤的经济性,中国品牌成功地将硬派越野车推向了更广阔的大众市场。福特纵横产品市场总监顾子程指出,当前市场上“很多是具有‘方盒子’造型的城市SUV”。
坦克品牌作为最先进入越野车市场的中国品牌,最先吃到了红利。在该市场,坦克品牌占据了近五成份额,累计销量已突破80万辆。
而随着更多品牌的加入和技术路线的不断成熟,中国硬派越野市场正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西部证券研报预测,2030年国内硬派越野车潜在年销量高达160余万辆。在这一过程中,各品牌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加剧、技术路线选择多样化等挑战。
长远来看,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各车企必须回归产品本质,即质量体系的竞争。正如谷玉坤所言,“质量是最好的营销”。随着消费者认知的不断提升,仅靠外观造型或营销概念已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各品牌需要在核心技术、可靠性、用户体验等方面建立差异化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持续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